1、【
单选题
】
春秋战国时,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为伍,但最终却取得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成就。下列各项能够构成秦国开创历史新局面的原因的是其在战国七雄中
[2分]
、
经济文化比东方六国繁荣
、
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作战方式先进
、
置身诸侯纷争之外专注于发展国力
、
较少受礼乐文明影响制度变革卓有成效
答案:
2、【
单选题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讲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写道:“……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2分]
、
军功爵制
、
察举制
、
世卿世禄制
、
科举制
答案:
3、【
单选题
】
“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材料反应的是
[2分]
、
西周的分封制
、
西汉的郡国制
、
唐朝的藩镇
、
元代的行省制
答案:
4、【
单选题
】
[2分]
答案:
5、【
单选题
】
[2分]
答案:
6、【
单选题
】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话反映了
[2分]
、
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
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较强
、
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
交逋落后促使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
答案:
7、【
单选题
】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2分]
、
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
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
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
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答案:
8、【
单选题
】
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这说明“光荣革命”
[2分]
、
确立的民主原则大于实际意义
、
对英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不大
、
巩固了土地贵族在议会的地位
、
没有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
答案:
9、【
单选题
】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米”。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2分]
、
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
联邦制度适用于大国和小国
、
实现了稳定与效率的平衡
答案:
10、【
单选题
】
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然而,1890年劳苦功高的俾斯麦还是被辞退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2分]
、
帝国皇帝
、
帝国议会
、
联邦议会
、
天主教会
答案:
11、【
单选题
】
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2分]
、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
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
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答案:
12、【
单选题
】
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2分]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
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
、
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答案:
13、【
单选题
】
以下卡片资料摘自中国近代某文件,该文件的颁布
[2分]
、
为结束专制独裁统治扫清了障碍
、
正式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
预示了中国帝制时代的终结
、
为共和政体提供了法律保障
答案:
14、【
单选题
】
历史学家田玄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2分]
、
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
、
经济重心的南移
、
清朝统治中心在北方
、
南方交通发达
答案:
15、【
单选题
】
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央委员会也缺乏知识,这是罢工失败的原因……大家确信中国有实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必要,但是究竟应当怎样为中国革命运动工作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还反对加入国民党……”陈独秀意在强调:
[2分]
、
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
领导工人运动
、
对国民党进行妥协
、
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答案:
16、【
单选题
】
1937年8月20日,蒋介石签令颁发国军作战指导计划,其“方略”第二条为“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各战区应本此主旨,酌定攻守计划,以完成其任务”。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2分]
、
依然延续了此前对日妥协的做法
、
国民政府军事安排重心仍在剿共
、
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畏敌恐战心态
、
体现国民政府实行积极的抗战路线
答案:
17、【
单选题
】
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2分]
、
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
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
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
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答案:
18、【
单选题
】
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2分]
、
两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
、
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
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答案:
19、【
单选题
】
以下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表。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
1950 |
1956 |
1960 |
1966 |
1970 |
1971 |
票 |
10 |
24 |
34 |
47 |
51 |
76 |
[2分]
、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
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
投支持票的主要是广大发展中国家
、
直接推动了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答案:
20、【
单选题
】
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场人为的“强制性”爆发的革命。下列能够作为这个结论依据的是
[2分]
、
十月革命爆发前俄国已经推翻了沙皇专制
、
布尔什维克党人数较少难以发动革命
、
俄国从沙皇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过渡太快
、
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条件不足
答案:
21、【
单选题
】
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在历史文献中,二战后的“西方”概念的内涵是
[2分]
、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
、
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和日本
、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
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答案:
22、【
单选题
】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米粮食和其他大部分米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2分]
、
占领德国
、
建立北约
、
实施马歇尔计划
、
进行核威慑
答案:
23、【
单选题
】
1950年,法国外长发表声明称“法国政府提议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这一机构同时向欧洲其他国家开放”。联邦德国总理也说该计划“是法国及其外交部长舒曼对德国和欧洲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宽宏大量的步骤”。这表明
[2分]
、
法德两国都倾向于联合
、
法德两国的矛盾彻底消除
、
法德以此来与美苏抗衡
、
法德两国摆脱了美国控制
答案:
24、【
单选题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
[2分]
、
两极格局
、
单极世界
、
多极化和多元化
、
“一超多强”
答案:
25、【
单选题
】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2分]
、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答案:
26、【
单选题
】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由此可见,戴高乐
[2分]
、
想摆脱美国控制西欧
、
对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不满
、
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满
、
反对欧洲共同体
答案:
27、【
简答题】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察举制 |
科举制 |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
“以文取士” |
长官举荐 |
自由报考 |
“人、门兼美” |
“取士不问家世” |
一一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
材料二 唐朝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不能直接为官。要想步入仕途,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吏部选官标准有四务:“一日身,体貌丰伟;二日言,言辞辩正;三日书,书法遒美;四日判,文理优长。”
材料三 清廷为了甄拔寒俊、遴选真才,采取了严禁营私舞弊、严格科场纪律、裁抑大臣子弟、屡兴科场之狱等诸多措施。……唐宋时期,科场案少且处罚轻,不过革职、降秩而已。清代迭兴科场案,对违法者往往处以极刑,且殃及亲属。如顺治丁酉乡试一案,斩考官7人,流放100余人。唯其如此,才基本上维护了科举选士的公正原则。所以.魏源称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公”。梁启超说,“科举,法之最善者也”“科举为升平世之政”。
——宋元强《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制度》
(1)根据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察举制的内涵。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有哪些变化。(6分)
(2)结合材料二二从唐朝吏部选官的标准这一方面,谈谈你对唐朝政治制度的评价。(8分)
(3)魏源和梁启超的看法是否有道理?据材料三说明理由。(6分)
[20分]
解析:
28、【
简答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1689年)
材料二 在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紧张局面,促使议会授权总统紧急时刻的特别权力,罗斯福据此得以实施其“新政”措施。……在英国,战争极大扩大了劳合•乔治和丘吉尔的权力,丘吉尔为保证战争的胜利,很多重大的决定都是绕过议会而由战时内阁直接做出,这种做法的结果自然是首相权力的巨大增长。……二战后,德国重建时期,联邦德国的首任总理阿登纳及其办公室成了实际上的政府中枢。……在法国,戴高乐制定的第五共和国宪法剥夺了议会选举总统的权利,赋予总统以任命总理的权力、特殊情况下的“非常权力”以及越过议会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国家大事的特殊权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地位”的确立有何历史意义?(4分)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议会地位发生的变化。(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8分)
[20分]
解析:
(1)地位:议会权力高于行政权(王权),处于国家政治权利的中心。(4分)
历史意义:有利于资产阶级反抗专制王权的斗争;成为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的前提和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维护民众的政治权利;是西方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关键。(4分,回答任意四点即可。)
(2)变化:行政权力日益超过议会权力、议会在国家政治权利体系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失去了议会至上的地位、行政权成为了事实上的权力中心。(4分)
原因: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社会因贫富差距等问题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社会分裂,在社会重建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自由主义时期结束,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积极有为;一战中政府的职能有所加强;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也要求政府获得较大的权力;二战及战后西方社会的重建都促进了政府权力的增强;长期的冷战以及社会主义对西方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行政权力。(8分,任意四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